主講老師: 李世源(培訓費:2-2.5萬元/天)
工作背景:
清華大學積極心理學研究生上海交大、浙大、港大、中大邀請講師勞社部企業(yè)OEAP援助師國家注冊二級心理咨詢師深圳電視臺《第一調解》節(jié)目心理評論員深圳市婦聯、關愛辦員工心理健康輔導師曾任:《香港商報》丨...
主講課程:
《心花怒放——打造幸福型組織》《讀心有道——管理心理學》《剛柔并濟——情商領導力》《話到事成——高情商溝通技巧》《力出一孔——團隊協作與凝聚力打造》《與壓共舞——BANI時代職業(yè)情...

心理學在管理中的應用課程大綱詳細內容
課程分類: 管理技能心理學
課程目標:
接納多元化的個體差異,去標簽化,克服消極偏見,正向建立合作聯盟
把握工作動機層次感及受控因素,改進溝通技術,用賦能培植團隊活力
培養(yǎng)自尊人格,拉動印象管理,觸發(fā)社會知覺,用價值感激發(fā)人的善性
依靠訓練和環(huán)境的雙重作用,矯正不良工作行為,建構健康的服從心理
傳授管理“新知識、新思維、新工具、新方法”,吃透心理學與管理效能的底層邏輯,將學員的管理方法萃取成“方法論”,現場內化“八大工具思維”,形成管理心理學的應用閉環(huán)
課程對象:企業(yè)中高層管理者、儲備干部
課程時間:1天,6小時/天
課題引入:學什么?為何學?怎么學?——《管理心理學》核心理念與實踐價值
第一講:偏見——管理樹正心
警惕:消極偏見是思想油膩的添加劑。
一、心理實驗:巴納姆效應
視頻研習:《誰不值得信任?》——自證預言心理
二、偏見的盲區(qū)造成認知負資產
1. 無處不在
2. 無時不在
3. 無人不有
課堂練習:《看紅問黑》
4. 暈輪效應與掃帚星效應
三、重新認識何為“組織人”?
1. 每個人都是“五葉草”
2. 消極偏見本質是貪嗔癡
3. 消極偏見造成組織活力凝滯
案例研習:《誰是暴君?》
工具表單:《多元雙環(huán)圖》
工具表單:《測瘟槍模型》
四、場景應用:四大工作認知偏見
1. 如何看待功勞與苦勞?
2. 如何看待能力與態(tài)度?
3. 如何看待才干與品德?
4. 如何看待忠誠與背叛?
五、五步切割管理中的“認知闌尾”
1. 開胸襟
2. 變焦點
3. 照鏡子
4. 過大事
5. 接鮮氣
第二講:動機——管理保衡心
硬核思想:菩薩畏因,眾生畏果。
一、心理實驗:路西法效應
課堂練習:《你要放棄誰?》
——破窗原理與社會助長
二、工作動機內置系統(tǒng)
1. 內在的
2. 外在的
3. 動態(tài)的
4. 心理指標運作規(guī)律
工具表單:《“九層妖塔”》
三、如何實現驅動力系統(tǒng)1.0→3.0?
1. 1.0生物性:亞當·斯密“經濟人假設”
案例研習:《三人三念三法》
2. 2.0教化性:五個公平獎勵+五個公平懲罰
實用方法:五個成本最低最見效的激勵
3. 3.0主導性:遇見最好的自己
工具表單:《創(chuàng)造性賦能金字塔》
4. 工作滿意度創(chuàng)造的十個方向
5. 層次需求理論和雙因素理論實踐中的局限
6. 對新生代最新的三套激勵理論應用
四、衡心為上:如何應用“三標聯動模型”?
1. 公平感:公平公式
2. 期望值:高賦能公式
3. 價值鏈:職業(yè)估價公式
4. 有效解決“不公平感”的實戰(zhàn)練習
5. 動機-愿望-努力-目標-實現的傳導鏈條
第三講:自尊——管理助強心
硬核思想:從善如登,從惡如崩
一、心理實驗:社會知覺管理
課堂練習:《對畫》
1. 高級性:怎樣讓員工擁有持續(xù)好的工作狀態(tài)?
2. 自證性:最優(yōu)秀的員工到底在乎什么?
3. 外證性:如何讓員工看到自身優(yōu)秀的東西被挖掘出來?
視頻研習:《證明,不是虛榮,是需要》
二、高自尊三大目標——愛是自尊的內核
1. 印象管理:高自尊的六大特質
2. 假定人設:保持積極正向的自我心理暗示
3. 導人向善:人人都有自我發(fā)展的內在力量
工具表單:《自我畫像》
工具表單:《優(yōu)勢轟炸》
案例分析:《年輕人的自尊心在哪里?》
三、培養(yǎng)團隊高自尊五個方向+五個技巧
1. 幫助定位——個人標簽與命名
2. 人盡其才——增加工作的關系架構
3. 共創(chuàng)能力——電游式晉升階梯
4. 協同共生——從KPI到OKR
5. U盤化發(fā)展——正向意識形態(tài)的長期宣貫
四、辯證:恰到好處的自尊
1. 時代進化與人格結構
2. 能否經受壓力的檢驗?
3. 能否經受良知的拷問?
4. 能否經受挫折的捶打?
第四講:強化——管理定從心
硬核思想:抹掉心理,發(fā)力人的外顯行為。
一、心理實驗:米爾格拉姆權威服從
act as if,so you are.
二、行為改變的四個心理條件
1. 刻意練習——演100次,就是你自己
2. 正反并用——條件化恐懼
3. 頻次足夠——勝利者效應
4. “心理教練育人”——任務人格化
三、“條件”的誘惑與恐懼
1. 被動服從
2. 主動服從
3. 自動服從
案例研習:《為何美國員工折服海爾模式?》
4. 防止把服從演變成屈從
四、如何矯正工作不良行為?
1. 四種正強化方法
2. 四種負強化方法
工具表單:《強制提問》
工具表單:《修路文化》
3. 為什么說“制度為鼎、文化為王”?
4. 美感與恥感,爽感與痛感
五、如何用文化建設發(fā)力人的行為改變?
1. 員工家庭開放日
2. 團隊成果定期復盤
3. 虛擬頭銜與儀式感
4. 職業(yè)與社會認同透明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