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講老師: 劉毅(培訓費:1.5-2萬元/天)
工作背景:
三星電機有限公司—質量主任(1993至1996):負責質量管理、質量問題分析與改善、質量體系的建立和維護;協(xié)宇塑膠有限公司—生產總監(jiān)、副總經理(1996至2000):制訂公司年度總預算和產能分析與調整;做好與技術...
主講課程:

生產運營管理培訓課程大綱詳細內容
課程分類: 生產運作
課程目標:
1、使你看到要提升生產系統(tǒng)的運營能力,就必須構建一個適應現代市場競爭格局的生產組織系統(tǒng),明確生產部門的組織架構、管理職能、業(yè)務流程;
2、讓你掌握工作規(guī)劃、生產調度、作業(yè)管理、現場管理、問題分析的方法與工具,安排好日常工作;
3、使你掌握生產作業(yè)管理的基本要求、操作步驟和方法,使你企業(yè)的生產效率大增;
4、讓你領悟生產跟單員、領料員、工藝員、技術員、設備員等崗位與生產運作的接口關系及職能,有效提高生產運作的系統(tǒng)性,協(xié)調性;
5、讓你掌握企業(yè)生產計劃調度的基本理論以及運作方法,使你從容面對急單、插單、補單的生產難題,確保交付計劃的按時完成;
6、使你知曉采購供應、倉儲物流、工藝技術、銷售等部門對生產系統(tǒng)運作的影響因素,知道應該如何組織各部門之間的協(xié)調、配合,建立起一個高效的生產運營指揮系統(tǒng);
課程對象:企業(yè)的總經理、副總經理,生產、運營總監(jiān)、生產、技術、采購、物流、質量、設備等部門經理、主管、調度長、車間主任、班組長等所有生產系統(tǒng)管理人員。
課程時間:二天(12小時)
第一講、現代生產運營管理
1、生產運營管理的目標與任務;
2、生產運營管理的六大趨勢;
3、現代生產運營模式;
4、企業(yè)生產運營的流程;
5、生產運營的指標;
6、如何提升生產運營指標;
7、先進的生產運營管理體系;
8、供產銷的部門配合;
案例分析
9、生產運營管理咨詢
9.1生產能力及其核定
9.2合理利用和提高生產能力的途徑
9.3生產運營組織方式選擇
9.4生產系統(tǒng)的合理布置
10、生產運營案例分析
10.1排產問題
10.2設備負荷不均問題
10.3計產工人工作不積極
10.4采購延期交貨問題
10.5外包難以控制問題
10.6設計生產安裝質量問題
10.7質量帶問題放行
10.8加工標準執(zhí)行率低,工藝質量差
10.9業(yè)務流程供應鏈效率低下
10.10部門間缺乏有效的保障交付期的機制
10.11與客戶間溝通不暢問題
10.12物流、產品流、信息流的合一
第二講、生產計劃調度管理
管理小故事:
(一)生產調度管理
1、生產調度管理的職責;
2、生產調度工作的內容;
3、生產計劃管理不暢的問題;
4、生產調度的工作權限;
5、生產調度工作的制度。
(二)生產計劃管理
1、計劃管控的重點、難點;
2、物料管控容易出現的問題;
3、做好物料管控工作的要求;
4、EOQ與ABC
5、編制生產作業(yè)計劃表;
6、生產調度會議
第三講、生產作業(yè)計劃管理
(一)生產作業(yè)準備管理
1、生產作業(yè)秩序混亂的原因;
2、生產準備的內容、要求;
3、作業(yè)計劃管理的要點;
4、生產交期的管控的重點;
5、生產作業(yè)驗證記錄表。
案例分析:
(二)生產管理系統(tǒng)的配合與協(xié)作
1、技術部門對生產的配合
1.1技術部門對生產的影響;
1.2技術不佳的原因及改善對策;
1.3技術部門職能改善的要點;
2、采購部門對生產的配合
2.1采購部門對生產的影響;
2.2物料供應不到位的原因;
2.3采購部門職能改善要點;
2.4產供銷平衡一覽表;
2.5周物料需求計劃表;
3、銷售部門對生產的配合
3.1銷售部門對生產的影響;
3.2產品訂單不良的原因;
3.3銷售部門職能改善的要點;
3.4銷售部門職能改善的目標;
3.5銷售部門職能改善的對策;
4、生產系統(tǒng)各部門的協(xié)調;
5、供產銷協(xié)調會議-解決部門配合問題。
第四講、精益工具提升生產效率
1、6S的持續(xù)開展
2、BMK(標桿管理)
3、OPL
4、目視化管理
5、標準化作業(yè)
6、防錯法
7、TPM
8、拉動生產
9、看板管理
10、混流生產、均衡生產
11、自働化
12、工作改善
13、SMED快速換線換模案例分析
14、車間效率改進
15、精益生產與少量多樣
16、設備管理個別改善
17、設備綜合效率OEE計算與分析
18、平衡生產線案例
第五講、現場質量管理
1、觀念:質量是企業(yè)的尊嚴
2、質量=90%的意識+10%的知識
3、如何強化全員的集體質量意識
4、8D質量改進工具的應用步驟
5、案例:日本豐田汽車公司解決質量問題7個步驟
6、IQC、IPQC、FQC、OQC檢驗制度
7、三檢:自檢、互檢、專檢
8、5MIE質量問題分析與改進方法
9、實用的QC改進工具應用
10、如何做好換線過程質量控制